管理體系認證咨詢
- SA8000社會責任管理體
- iso50001能源管理體
- ISO14020環境標志產
- TS16949|IATF1
- ISO22000食品安全管
- ISO45001職業健康與
- ISO14001環境管理體
-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 ISO/IEC 27001
- ISO/IEC 20000
- ISO22301業務連續性
- 系統集成資質
- ISO55001資產管理體
- ISO/TS22163國際
- GB/T50430建筑施工
- ISO13485醫療器械質
- 歐盟CE認證|CE證書查詢
- GBT29490-2013
- 三體系認證
- REACH/ROHS檢測報
- 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
- brc認證_英國零售商協會
- CMMI軟件能力成熟度集成
- AAA級企業信用等級證書|
- GB/T 31950-20
- ISO37001反賄賂管理
- REACH|ROHS認證|
- CCC|3C認證|CCC認
- ISO22716(GMPC
- TS16949|IATF1
- iso28000供應鏈安全
- ISO10012測量管理體
- GB/T 39001-20
- ISO20252市場研究行
- ISO 29990職業教育
- 美國FDA注冊_醫療器械_
- ISO29151個人身份信
- ISO27701隱私信息管
- ISO27018公有云個人
- ISO27017云服務信息
- ISO14064碳排放認證
- ISO14067產品碳足跡
- ISO41001設備設施管
聯系方式
上海奔爍咨詢公司
TEL: 4006-010-725
(上海) 電話|微信: 152-2175-9315
Q Q 客服: 2215501312
(青島) 電話|微信: 137-9194-1216
Q Q 客服: 1263118282
(北京) 電話|微信: 136-8120-0268
Q Q 客服: 2970890153
(杭州) 電話|微信: 158-6716-8335
Q Q 客服: 2668763939
(西安) 電話|微信: 139-0928-9277
Q Q 客服: 3568192523
(深圳) 電話|微信: 130-7782-9315
Q Q 客服: 574472821
ISO 29990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認證
教職成廳函〔2019〕20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
文章錄入:上海奔爍咨詢 | 文章來源:教育部辦公廳 | 添加時間:2019-12-28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各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及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的《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主動適應高職擴招后生源多元化、發展需求多樣化對教育教學的新要求,保障質量型擴招,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就做好擴招后高職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激活改革發展新動力。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住發展機遇,主動應對挑戰,把高職擴招作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新動力,推動管理水平、學生綜合素質、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針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高素質農民、在職職工及應(往)屆畢業生等高職擴招生源(以下簡稱擴招生源)教育教學,堅持標準不降、模式多元、學制靈活,堅持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堅持寬進嚴出,嚴把畢業關口。以學情分析為基礎,以培養方案為關鍵,以教師主導為重點,以管理創新為突破,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手段,確保“教好”“學好”“管好”,實現高質量就業。
二、系統開展學情分析。各高職院校要充分考慮不同生源在成長背景、從業經歷、學習基礎、年齡階段、認知特點、發展愿景等方面的差異性,通過問卷調查、座談、訪談等形式,對學生學業水平、技術技能基礎、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學習目的和心理預期等深入調研,開展有關測評,形成學情分析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培養策略,充分挖掘擴招生源特長潛質,實施揚長教育,同時補齊短板。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高職院校的指導,及時收集匯總,掌握高職院校學情,形成本區域學情分析報告,為做好擴招后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三、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嚴格落實《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基本要求》,開齊開足思想政治理論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確保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結合擴招生源的經歷特點,創新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積極開展實踐教學,立足實際開設有關選修課程,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統籌推進針對各類生源的“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強化職業素養養成和技術技能積累,將專業精神、職業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悉心關注擴招生源的思想動態,深入細致做好引導和服務。
四、分類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各高職院校要認真落實《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有關要求,依據學情分析報告,結合實際,分類制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科學合理確定人才培養目標、人才規格、課程設置、學時安排、教學進程、考核方式和畢業要求等,統籌配置師資隊伍、設施設備和教學資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按程序審定通過后發布執行,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并通過學校網站等主動向社會公開。
針對擴招生源,鼓勵實施靈活多元的教學模式,可實施彈性學習,最長不超過6年。確保總學時不低于2500,其中集中學習不得低于總學時的40%。與企業及其他院校合作培養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由學生學籍注冊學校負責牽頭組織制訂、審定。
五、打造適應擴招新要求的教師隊伍。要針對擴招后教育教學新要求,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完善省級、地(市)級、校級教師培訓體系,打造能夠勝任面向不同生源實施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教師隊伍。推動教師轉變觀念、創新模式、改革方法與手段,增強適應和解決教學、管理、服務過程中的新情況、新要求的能力。
要引導高職院校組建由學校教師與行業企業專家組成的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分工協作開展模塊化教學,建立導師制、師徒制,強化個性化教學。支持團隊針對高職擴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定期開展教研活動,研究解決教學組織運行、課程結構內容、學生管理與考核評價等方面的新情況、新問題,關注擴招生源對教學內容、培養方式等方面的意見建議。
六、創新教學組織形式。要采取集中教學與分散教學相結合、校內教學與校外教學相結合、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等方式,對非應屆畢業生尤其是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等應盡量單獨編班或實施分層教學。指導高職院校實行學分制管理。鼓勵校企聯合開展培養,推行現代學徒制等培養模式。
對在崗職工可采用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工作日通過有關網絡平臺和教學資源線上學習,周末、節假日或晚間到學校或具備條件的企業教學場所集中面授和輔導,用好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等;對退役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可根據行業企業生產規律,實施“旺工淡學”的錯峰教學,“旺”季以企業實踐為主,“淡”季以學校教學為主;對高素質農民、村“兩委”委員、相對集中的在崗職工等,應積極做好“送教下鄉”“送教上門”,根據實際情況設立“社區學區”“企業學區”,就近實施集中教學。
七、探索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鼓勵高職院校開展1+X證書制度試點,按規定兌換學分,免修相應課程或模塊。指導高職院校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試點,為各類生源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和轉換提供便利。
擴招生源已有工作經歷、相關培訓經歷、技術技能達到一定水平及在相關領域獲得一定級別的獎項或榮譽稱號的,經學校認定后可折算成相應學分或免修相應課程,并可調整有關教學內容或學時安排。有關高職院校應研究制訂認定、轉換規則和實施辦法,經學校黨委會議或校長辦公會審定后發布實施,并通過學校網站等向社會公開。不得隨意把未列入人才培養方案的企業工作內容、時間等折算抵扣學時學分。
八、嚴格教育教學管理。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指導高職院校適應生源、教學組織形式、資源利用方式的新變化,優化資源配置,創新管理機制,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學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要會同省級退役軍人事務管理部門,加強退役軍人生源的協同培養。充分發揮退役軍人政治素質、意志品質、能力作風等優勢,聘用符合條件的退役軍人學生擔任兼職輔導員,或參與校園安全管理、軍訓等工作。
各高職院校要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結合不同生源特點和培養模式要求,制訂有針對性的學生管理辦法,并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堅持嚴格管理與精心指導相結合,為不同生源群體配備有一定閱歷和工作經驗的輔導員或班主任。在落實《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有關要求基礎上,針對不同生源特點,靈活多樣開展實踐教學,集中安排實習和學生自主實習相結合,校企共同制訂實習方案,創新實習管理方式,為學生投保實習責任保險。
九、建立健全質量評價體系。各高職院校要主動適應技術技能人才多樣化培養需要,針對不同生源、不同學習時間、不同學習方式,改革學生學業考核評價方式方法,實行多元評價。結合課程特點和實際條件組織實施競賽活動、技能抽查、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等。不斷完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運行機制,做好各類生源學生的學習狀態數據采集,根據反饋實時診斷、及時改進。
要全面考察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技術技能水平、創新創業能力,并把實現高質量就業作為檢驗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標準,做好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跟蹤調查。嚴把畢業出口關,不得以任何原因、任何形式降低畢業要求,嚴禁實施“清考”。
十、加強組織領導和監督保障。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高職院校分類教育教學、管理服務的過程性監管,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教育資源配置、信息公開、教學實施等情況,特別是對課堂教育教學過程開展檢查,公布檢查結果,并納入有關考核評價。支持高職院校在教學場所、實訓基地等方面做好條件保障,利用好晚間、周末、節假日等時間,提高教室、實訓設施設備等資源使用效率。組織設立教改專項,加強教研科研課題研究,促進經驗交流,及時總結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機制和模式。
各高職院校要將教育教學管理作為學校“一把手”工程,學校黨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院(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學校有關部門和院系按職責分工,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
請各地推薦不少于5所本地院校的典型經驗做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于2020年1月20日前報送我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并將電子版發送至jxjc@moe.edu.cn。
教育部辦公廳
2019年12月23日
2019年12月23日
【返回 】